繼「陰陽五行概說(上篇)」說明陰、陽之後 ,這篇就要說明五行了,同樣先以列表方式說明,五行運用的範圍相當廣泛,在此僅列出與命理較有關的項目:
木 | 火 | 土 | 金 | 水 | |
季節 | 春 | 夏 | 四季 | 秋 | 冬 |
方位 | 東 | 南 | 中 | 西 | 北 |
顏色 | 青 | 紅 | 黃 | 白 | 黑 |
天干 | 甲、乙 | 丙、丁 | 戊、己 | 庚、辛 | 壬、癸 |
地支 | 寅、卯 | 巳、午 | 丑、辰、未、戌 | 申、酉 | 亥、子 |
人生階段 | 幼年 | 青年 | 無特定 | 壯年 | 老年 |
特質 | 充滿生機 | 衝動熱情 | 穩重包容 | 理性剛強 | 圓融善變 |
五臟 | 肝、膽 | 心、小腸 | 脾、胃 | 肺、大腸 | 腎、膀胱 |
六神 | 青龍 | 朱雀 | 勾陳、螣蛇 | 白虎 | 玄武 |
經由上方的整理,相信應該能對五行多少有些瞭解了,以下會對五行個別再作簡略說明,希望能讓大家有更深一層的理解。
木:
中國文化以「中原」為中心,相對於中原,「東方」氣候宜人,草木、森林茂盛,故「東方屬木」,加上太陽也自東方升起,因此充滿了生機,具有充滿生命力、生生不息的意涵,由於樹木會不斷向上生長,所以也有生長、延伸、探索等涵義。
火:
相較於東方的生氣盎然,「南方」就顯得夏日炎炎了,從中原越往南行,緯度越低、溫度越高,所以「南方屬火」,由於火本身並無實體,燃燒過後即消失殆盡,故火有熱情、活潑、積極、短暫、難以持久等意涵。
土:
土居中央,原因是中原、黃河地區孕育了中華文化,「中國」的稱呼也是由此而來,土不屬於東南西北任何一方,因此性質樸實中庸,具有沉穩、內斂、包容、固執等意涵,由於土性穩定,因此屬土的紫微、天府、天梁都不會化忌。此外,紫微為「陰土」,為蘊育天地萬物的來源,所有主星均以紫微為中心圍繞,排盤時必須先找出紫微星,才能安上其他主星,故紫微斗數也以此來命名。
金:
從「中原」往西行就是荒涼的黃土高原了,經過秋天後就是冷冽的寒冬,加上古時處決犯人大多會在秋季,因此「西方屬金」,具有剛強、肅殺、冰冷的意涵,舉凡屬金的星如武曲、七殺、擎羊、陀羅都有類似特質。
水:
中國位處北半球,「北方」緯度高,自然是氣候最為寒冷的方位,加上水、雪均為寒性之物,故有「北方屬水」的說法,水沒有固定形狀,會隨著容器、環境而變化,以好的角度來說是圓融,但從另一面看就是不穩定、善變了,四化中會化忌的星,屬水就佔了四顆 (天同、太陰、巨門、文曲),恐與此一特質有關。